产品外观
无色透明晶体。球状为直径19±0.5mm,重量为10±0.5克;颗粒状及片状硅磷晶的粒径大小根据用户要求而定。
技术指标
反应温度:1200—1700℃
PH:7.0±0.5(1%水溶液)
溶解速度:每粒:0.04—0.06克/天(0.4%~0.6%/天,根据具体水质和要求可调)
主要原理:
硅磷晶通用原水处理后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和难溶性纳米级膜起阻垢和防腐作用,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生活用水处理剂中的聚磷酸盐可与上述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抑制碳酸钙与碳酸镁生成,并分散到水中,与铁离子反应后,管道内壁形成动态保护膜,达到防腐蚀、防水垢的作用。
安全性:
硅磷晶是在超高温(1200℃~1700℃)下中和熔融聚合的聚酸盐,所以无论是用于饮用还是用于食品加工、洗浴,都对人体无害。美国FDA将无色、无味、***的饮用水处理剂编进GRAS(general Recomgnized as Sate)目录,而且该产品通过了韩国国立保健研究院的重金属含量测试,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认定,符合《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及国家GB1499-1998标准。
使用浓度:生活饮用水管网系统解决水垢问题,浓度1~3ppm;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解决阻垢缓蚀问题,浓度3~8ppm。杀菌及抑藻的浓度使用根据具体水质制定水处理解决方案确定。实际用量根据具体补充水水质及系统水指标要求确定。
1.使用方法:生活饮用水系统管网另加加药罐,让饮用水流经加药罐后进入过滤系统后再进入管网系统即可;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池投放硅磷晶,让补充水全部流经硅磷晶后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即可。
2.药量计算和补加:根据用户每天用水量(工业循环水为每天补充清水量,居民为每天的平均用水量)、硅磷晶每天的溶解速度及处理每吨水的硅磷晶用量来确定。
3.基础投药量(KG)=用水量(吨)×处理每吨水所需硅磷晶量(克/吨)÷每天硅磷晶的溶解率÷1000
4.补加量: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每隔2个月补加基础量的1/4或每隔4个月补加基础量的1/2。原则上每隔2个月补加一次;生活饮用水系统管网系统:每隔3个月补加基础量的1/4或每隔6个月补加基础量的1/2。原则上每隔3个月补加一次。
工业用硅磷晶
普通型—阻垢缓蚀;复合型—阻垢缓蚀杀菌和抑藻四合一。
在工业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火电厂的灰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石油化工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金属冶炼、医药制药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业锅炉等。
民用硅磷晶
球状、片状、颗粒状在民用市场,主要有以下用途:大阳能热水器的阻垢缓蚀;中央空调系统的阻垢缓蚀;地暖系统的阻垢缓蚀;北方水暖供应系统管网的阻垢缓蚀;生活饮用水系统管网的阻垢缓蚀、家用洗衣机的水质稳定。



